組織要建立良好的制度及習慣,也要時刻培養危機應變力。

一個組織內部運作習慣一旦形成,就很容易穩定,並左右著每個人的思維和工作模式,日常的工作本身就是習慣的反覆應用,一旦遇上工作的突發事件,我們面對問題的方式,則來自於我們的習慣。
危機應變

一個組織內部運作習慣一旦形成,就很容易穩定,並左右著每個人的思維和工作模式,日常的工作本身就是習慣的反覆應用,一旦遇上工作的突發事件,我們面對問題的方式,則來自於我們的習慣。

撰文者:Sammi

(文章來源:職書房)

我們公司每周一早上固定的例會,除了解決一周累積下來大大小小的事情。

同時也扮演組織於每周運行的啟動開關,也是提供建立企業文化、政策布達、團隊整合工作到思維習慣的溝通平台。

我們都知道習慣的建立很重要,因為人的習慣一旦建立,就能一再重複,靠著時間累積的習慣,累積身體、認知、能力、思維的記憶。

但我們都知道,真正的原子習慣所建立的卓越不是一再重複,而是持續將好的習慣做到對的位置上。

而一個組織內部運作習慣一旦形成,就很容易穩定,並左右著每個人的思維和工作模式,日常的工作本身就是習慣的反覆應用,一旦遇上工作的突發事件,我們面對問題的方式,則來自於我們的習慣。

這也常常是一個組織容易變成思維僵化的開始。

危機應變

這周的例會,一如往常,我的助理把會議要用的管理平台、各項紀錄,像以往一樣準備好等著大家會議的開始。

但今天我反其道而行,打破過去開會的聽報告流程,調控不同的問題面向,果真,在例行的任務回報及專案執行管理上,我們仍有因為習慣而造成的缺漏及疏失,也有因為同仁對時程認知的過度樂觀,而造成結案在即時,拚命趕工的畫面。

這些都是因為習慣的底層邏輯一旦建立,我們就容易形成的任務型邏輯思維。

那什麼是任務型思維呢?


組織內安排了一個任務,我只要按照流程去執行就完成了,因為我按照公司給我的流程做完了,至於整個專案或任務好與壞與我無關,因為那是別人要負責的成敗,而我的部分已經完成,這就是任務型的概念。

危機應變

但時空變遷,如果企業想要有更好的未來,個人要有更好的發展,我們就必須改變原有的工作底層邏輯,從任務型思維轉型到價值型思維

你負責的任務,不是因為你完成了份內的工作,而是因為你完成了份內的工作,而使得整個專案啟動了應該要有的價值。

簡單的說:「不是把任務完成,而是做出那個任務的價值。」

而價值型的任務核心思維有以下三點:

  1. 要有認知,一個任務或專案,只完成某個零件或碎片化的工作,永遠成不了型,所以,要懂得與他人共同創造價值。
  2. 永遠心中要有自己的優先順序,才能夠在面對不同變化或不同的提問時接球,否則看似每一個任務都做了,但根本體現不出價值。
  3. 結果導向:當原訂的計劃流程被破壞時,仍然要保持速度,維持一定的應變能力,才能持續做完、做好、做出價值。

面對習慣及既有的流程變化時,個人或組織都要適時的保持彈性,才能有助於在不停變化的世界,保持自己的速度前進。

※本文由《職書房》授權刊載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(相關報導:企業建立指引及流程後,該如何拿捏管理的分寸?更多文章

Facebook
YouTube
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