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想要數位轉型的組織而言,生產、銷售的產品必須要能滿足使用者需求,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
撰文者:Sammi
(文章來源:職書房)
既然如此,那麼我們每天費心力做的產品,以及無數會議中談的「使用者需求」到底是什麼?
又應該如何整合所謂的「使用者需求」透過「產品」這個媒介,創造「使用價值」,進而達到「商業價值」的交換。
這個問題,其實常常出現在我們公司的專案實務中,因為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往往不是一開始進行訪談你就能完全知道,絕大多數是在產品完成後,使用者真正開始使用之後,你才會突然很驚訝地感受到。
「喔!原來你要的是這個啊!」
大多數的時候,所謂的「專業的視角」理解的使用者需求,其實不等於真正的使用者需求,原因是使用者會因為當下不同的情境、不同的能力、不同的狀態進行選擇決策,也只有真正用了我們所設計的產品,我們才能洞察看到真實的需求。
所以,無論是面對 2B 或 2C 的組織,研究使用者需求行為背後的原理,便成為了數位轉型中重要的致勝關鍵。
首先,我們必須要對所謂的「使用者」的定義有一個全新的認識。
從產品管理的視角,使用者是「有限制的需求總合」,而不是某個誰或一群人。
那什麼叫做「有限制的需求總合」?
簡單地說,不同場景下的需求,因應了不同產品的設計,而使用者只是這個產品的使用者之一。
所以通常我會把使用者需求分成「四個維度 X 四個屬性」做整體的分析與思考。
公式如下:
使用者需求 = 維度 X 屬性
維度:(個體特徵、情緒認知、使用情境、通用習慣)
屬性:(異質性、情境性、可塑性、自利性)
而屬性的部份,尤其重要,我們必須基於現實情境,研究宏觀和微觀場景下的使用者行為和真正的為什麼?
例如:
異質性:使用者不可能找到兩個使用者一模一樣的,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、認知、行為能力、資源,不能把看到的一個人的行為,統一成全部使用者的畫像。
情境性:沒有情境就不會有使用者,使用者需求是因為受到情境的影響而產生需求(例如:不方便、早上或晚上、管理還是放行等等),產生的需求可能都不一樣。
可塑性:使用者需求是可以被改變的,例如:行銷的流程設計、管理流程的制約設計,利用人性的弱點,貪、嗔、痴,改變了使用者的行為。
自利性:所有的使用者都有學習能力的上限,也有決策失誤的時候,如果你的需求設計可以把這點考慮進去,原則上使用者會認為他得到了最大的效益。
所以,對我來說,使用者需求的本質其實是研究「人」,做你會想用的產品,千萬別把自己的認知和喜好當成了使用者的需求,掌握一個領域的使用者模型,其實要做到預判產品使用後迭代的使用者行為變化與分析,是否符合實務情境的流程,只有理解了真實的使用者行為,我們才能做到真正對產品進行有效調控與改善。
記住,需求和買單是二件不一樣的事,當你在詢問使用者需求時,有些需求其實不存在,有些需求其實可有可無,有時候是不經思考的需求。
使用者的需求,有真需求和假需求,要聽懂需求背後原因,環繞著真需求,我們才能真正掌握剛需的市場,這才是為什麼我們要理解使用者需求的本質,否則使用者不願付出商業交換的價值,我們做的產品或服務也不過都是錦上添花的裝飾,隨時都是可以被取代的。
※本文由《職書房》授權刊載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(相關報導:服務體驗對數位轉型的重要性|更多文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