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技能與軟實力

硬技能與軟實力 以我們公司的人文、品牌、品味、情調、態度、創意、溝通,而這些都是「軟實力」,卻是注入「硬技能」任督二脈的養份,成就冰冷的科技成為有溫度的數位服務或商品、商業模式的重要關鍵。將自己經營成一個有「功力」的人,而不是有「功能」的人。
硬技能與軟實力
圖 / Shutterstock

硬技能與軟實力 以我們公司的人文、品牌、品味、情調、態度、創意、溝通,而這些都是「軟實力」,卻是注入「硬技能」任督二脈的養份,成就冰冷的科技成為有溫度的數位服務或商品、商業模式的重要關鍵。將自己經營成一個有「功力」的人,而不是有「功能」的人。

撰文者:Sammi

(文章來源:職書房)

助理打字很快,是「硬技能」。
助理了解公司、熟悉各項業務,幫主管分析安排出重要的事,是「軟實力」。

我在職場二十年,感受到兩者的差別。

我們公司做的是數位品牌工程的應用,將技術與解決方案整合至顧客的個別領域,這類型的數位轉型應用相當於文化轉變,組織必須改變原有的營運方式及客戶體驗與效;而組織內部人員,也需要投入學習,才能增強原有團隊的能力,帶動組織流程與商業模式的轉型。

但這幾年參與許多商業提案,我深深體會到:數位轉型的成功關鍵,不能死拼「硬技能」,要拼「軟實力」。

硬技能與軟實力
圖 / Shutterstock

因為客戶的期待是數位轉型後「願景」、而不是硬梆梆的設備、網路、工具或平台。

而同樣的「硬技能」和「軟實力」的整合,也可以應用在個人身上。

你可能會問,那「硬技能」不重要嗎?

「硬技能」當然重要!

如果「硬技能」不夠好,我想也不會有人想要繼續了解,你還有什麼了不起的花樣?

但有「硬技能」,是職場的門票,但不是職場的品牌保證;「硬技能」好,只能吸引有人「注意」,但不會讓人對你「眷戀」。

以我們公司舉例來說:
我說,我們公司的系統是台灣最安全的平台、又有ISMS認證,所以,對於資訊安全防護安全無虞,我想這種吸引力大概只能維持幾年,因為「硬技能」很容易就被跟上而變成沒有差異化的規格。

而真正能讓「硬技能」的價值真正發揮出來,是我們公司的人文、品牌、品味、情調、態度、創意、溝通,而這些都是「軟實力」,卻是注入「硬技能」任督二脈的養份,成就冰冷的科技成為有溫度的數位服務或商品、商業模式的重要關鍵。

硬技能與軟實力
圖 / Shutterstock

應用到個人,倘若能將「硬技巧」與「軟實力」整合起來,將自己經營成一個有「功力」的人,而不是有「功能」的人。

從,把事做「完」,讓我們有一份工作,
到,把事做「好」,讓我們升遷及加薪;
能,把事做得有「口碑」,讓我們擁有個人品牌與肯定、進而財源滾滾。

你呢?你的「功能」是什麼?目前希望培養自己怎樣的「功力」?

如果有緣看到這篇文章,也許留句話,讓我們體會彼此對於「硬技能」與「軟技巧」的差別,了解更多不同觀點的啟發,謝謝您的分享。

※本文由《職書房》授權刊載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
(相關報導:「認識自己、收與放的人生更多文章

Facebook
YouTube
Instagram